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清末,洋人眼里的市井中国
清末,洋人眼里的市井中国
2023-11-22
来源:归念养生
I 80 I 万象 清末9洋人眼里的市井中国 ·《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 【英】哥伯播义著刘彝邢锋萍译 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商人、外交家等涌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理性和它的对立面——本 入中国,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游记、见闻等著 能都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是,借助笔尖的随 述。本文作者哥伯播义,1847年受英国圣公会派 意滑动来记录过去的活动、将想法永久保存、 遣来华传教,先后在宁波居住了八年,在传教的 同时,还写下了大量讲述中国风土民情的随笔。 表达难懂又复杂的观点,这样的能力使得人有 别于野兽。 滥用纸张对我们来说是件无关痛痒的事, 收字纸 但在中国人眼中却是很严肃的,是不容许人带 着轻视或偏见的眼光去看待的。我想在这一问 大家一定听说过,中国人非常尊重知识,他 题上,我们在文明和高雅方面的好名声经历了 们甚至会敬重那些印过或写过字的废纸片。在 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如果我们把书籍或其 我们随意地把废纸用于各种用途时,中国人非 中的一部分践踏在脚下'或用带字的纸张包起 常勤勉地防止人们滥用废纸,这一现象无疑最 脏兮兮的包裹,甚至用它擦去桌上的墨水或灰 好的展现出了这个民族的独特性。他们无法忍 尘,那么我们就不值得拥有称得上是语言或文 受任何一个字受到亵渎。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 学的东西。 种正确的情感,但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情感被 每个读书人都会在书房放置一个废纸篓, 发展得有些过度了。掌握文字的能力是人类区 在这幅图中,站在门口的这个男人 上所拿着的 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显著的标准。饮食、言谈,或 正是这个废纸篓。它通常是挂在墙上使用的,用 来收集胡乱涂写过的纸张,甚至是仅有半个字 的碎纸片。当那个背着大筐的男人大喊“敬惜 字纸”时,读书人会亲自或让仆人去门口,把纸篓 里的所有纸张倒到那个又轻又大的柳条筐里。 一般来讲,收字纸的人是一群读书人_起雇佣 的。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从那个柳条筐的小旋 上看出,他属于“广文会”。收来的纸张会放在单 独的火炉里焚烧掉,这个专用的火炉通常建在 寺院的侧面天井内(厨房里的炉灶太亵渎文字 万象 l 81 l 了)。一些更严格的读书人甚至不允许纸张燃烧 后的灰烬被风吹得任意东西,于是将纸灰倒入 流淌的小溪,让溪水带走它们。在宁波这样一个 距离大海仅十五英里的城市,我听说读书人会 将纸灰交给可信的仆人,他会带着纸灰顺流而 下,直至河口,然后将它投入退潮的海水中。灰 烬与大海融为一体,也就有效地确保文字不会 遭受任何形式的亵渎。 小吃摊 我的中国朋友提供的版画中至少有四幅和 烹饪有关。在精准度上,照片都很难超越这些 图画。它们如实地展现了中国市井生活中某些 最普通的方面,并非亥4意设让而是来自日常生 活的场景。如图所示的小摊,往往是由摊主背在 背上,然后在某个比较合适的街角安顿下来。小 摊会待在那儿,直到所有食物都卖完。这样的 小摊经常在深夜出现,甚至直待到四更以后,它 们希望能吸引一些从乡间谈完生意回来的散 客,或是一些刚从酒色场上回来的享乐者,他们 因鸦片的烟雾而恢复了活力,胃口大开。我无法 一一描述画中汽锅里盛的、以及各种各样的茶 壶和八个小抽屉里放着的所有那些东西。只有 小摊的主人才知道,而且其中许多东西在我们 国家没有对应的名字。据我偶尔的观察,我认为 这个小摊里诱惑我们味觉的主要食物是一种非 常小的用米粉做成的汤圆,里面包裹着甜甜的 馅,在甜汤里炖着。那个弯着腰的男人看似在抽 烟,其实他正在用便宜又简单的风箱吹炉里的 柴火或炭火。这个工具由一节竹子做成,竹节处 被钻了一个小孔。人从肺部呼出的气流因此全 都聚集在这个小孔里,一点都不浪费。铁匠铺子 I 82 万象 I里的火炉采用的是一种更加有效的风箱。 可能忘记了寺庙里的严格规定,将因为吃下最 从这个便携式的小吃摊上挂着的两个纸 异端的食物而打破戒律。 灯笼,我们可以得知摊主准备为夜里的客人开 那些经常在中国内地旅行,而且至今对中国 设“餐馆”。他的外表和衣着告诉我们他收入微 食物抱有信心以至于丢下了自己的食物篮子的 薄。他很少能品尝到他的顾客狼吞虎咽地吃下 外国人可以证明:文中这些版画内的小摊为人 无论多么贫穷, 去的甜品。一碗米饭,一点用以调味的咸菜、绿 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个村子,色或棕色的海带,这就是他早中晚三餐的主要 都能为你提供热乎乎的食物以补充体力。旅行 内容。然而,他并没有抱怨命运不公,相反,他在 用两根筷子把碗里的饭菜扒拉进他的大嘴时, 可能还会即兴演讲一番。毫无疑问,他会为自己 生在盛产水稻的地区而感到庆幸,还会同情那 些整天以硬面包和饼干过活、偶尔吃一片咬不 烂的半生不熟的羊肉或牛肉的外国人,并从中 找到满足感。 无论别人如何抨击中国人的生活,我则要 大胆地说出我坚信的观点:很少有国家能像中 国这样,生产出如此多样的便宜又美味的食物; 能和中国人较量厨艺的国家就更少了。虽然中 国富人家的餐桌上没有牛羊肉,但是在菜式种 类上,英国任何贵族家的餐桌都很难超越他 们。英国和美国的商人并不认为完全按中式风 格招待客人会有失身份,只不过他们用盘子代 替光滑的桌子,用勺子和叉子代替筷子。中国人 的筵席上从来不需要刀,在上流社会里也从来 看不见刀,中国人的刀仅局限于厨房区域。至于 厨艺,这是中国人普遍的强项,然而没有任何地 方能比佛教寺院更能让人观察到中国人的完 美厨艺了。寺院里只有最简单的食材,他们的餐 桌上不允许出现肉、鱼、家禽,他们的库房里也没 有鸡蛋、猪油、黄油或牛奶。他们唯一能吃的就 是蔬菜。只用这些食材,他们依然可以做出一桌 品种丰富到足以令人惊讶的菜肴。而客人如果 仅从外观来判断,会怀疑那位值得尊敬的住持 途中,即使在偏僻地区,你也绝不用担心会被饿 死。提供给你的也许仅仅是一碗豆浆或一个豆 饼:或包在芭蕉叶里煮熟、剥开后蘸着砂糖吃的 三角糯米团;又或许是一些像香肠一样的东西: 将猪肉和香葱朵0碎,然后加入面粉和蛋清增加 黏稠度,做成像大核桃那样的肉丸。这些,再加 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将满足你的食欲。当你 继续踏上旅程,这个小摊里热腾腾的塞着猪肉 丁和糖块的包子将吸引你驻足。或者,你想来点 口味清淡的,那么多种多样的糕点、饼干,以及各 种形状的蜜饯将会向你发出邀请。 尽管在中国旅游的人经常会在书里提到蚯 蚓、蜗牛、老鼠、小猫和小狗,但幸运的是它们 很少出现在中国的市场和小吃摊。人们完全可 以尽隋享用放在面前的美食,而不必有任何担 忧。这些食物可能并非总是美味可口——因为 俗话说“众口难调”——但是你可以确信,注 重感官享受的中国人肯定不会严重违背美食 法则。一 学林出版社 2017- ̄hi月版 责任鳊辑:李声凤岳拯士 定价:32.oo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